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內蒙古旅行的“花樣”正變得越來越多。“大草原”和“蒙古包”不再是內蒙古旅行標配,去火山地質公園當一回“宇航員”拍攝太空大片,去呼和浩特吃溜達串,去額爾古納濕地自駕、做列巴,去鄂溫克族鄉和馴鹿近距離貼貼,在設計感十足的沙漠酒店享受奢華度假體驗,內蒙古約等于大草原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層出不窮的“新玩法”正成為年輕人造訪內蒙古的新理由。
近日,在京舉辦“內蒙古指路人旅行新玩法分享會”,現場邀請了行業媒體、主理人、旅行玩法共同互動和分享,并沉浸式體驗了內蒙古的特色服飾、美食及手工毛氈活動。
同時分享會重磅發布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與馬蜂窩聯合推出的《內蒙古旅行玩法寶典》(以下簡稱“報告”)基于對馬蜂窩平臺用戶的瀏覽、搜索、分享、消費、評價等綜合數據的分析和洞察,評選出內蒙古“新玩法”TOP100榜單,通過對榜單及內蒙古旅游市場的熱點、發展態勢及游客行為偏好等進行全面解讀,為當地旅游市場的發展和創新提供參考。
豐富的目的地資源是內蒙古玩法創新的基礎
住宿、自駕、美食、民俗等都可以成為玩法創新的源泉,在草原上住蒙古包早已無法滿足追求新奇的年輕客群了,住進錫林郭勒的烏拉蓋野狼谷狼窩酒店,和真正的野狼來一次24小時“親密接觸”,成為內蒙古“新玩法”榜單上高居榜首的潮酷體驗。自駕馳騁在烏蘭布統中國北疆風光大道一站集齊草原、河流、森林、沙漠、湖泊等自然風光,在“亞洲第一濕地” 額爾古納濕地徒步觀鳥等實力展現目的地特色的新玩法,也紛紛躋身前十。
內蒙古各個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不僅是該目的地區別于其它目的地的原因,也是當地玩法創新的主要來源。30個上榜玩法將極致風景、特色住宿、自駕線路、當地民俗、異國風情等元素盡數囊括的呼倫貝爾,沉浸式了解游牧文化的錫林郭勒,集各種“火山新玩法”之大成的烏蘭察布登上內蒙古“最會玩”地區前三。
其它地區在玩法創新方面同樣百花齊放,在通遼的霍林郭勒怪山旅游區乘坐直升機俯瞰大草原,去烏海沙漠里“看海”,在包頭兵器城參加真實坦克體驗,無數過去稍顯低調的非傳統旅游目的地因“新玩法”走入了大眾視野,也讓內蒙古在玩法體驗豐富程度方面更上一層樓。
特色住宿、精彩自駕、當地文化是赴內蒙古必體驗項目
在層出不窮的新玩法中,特色住宿、精彩自駕和當地文化依舊是年輕旅行者在內蒙古最渴望收獲的體驗。旅游消費觀念的變化,讓住宿在年輕人心中的定位從旅途中的“落腳點”變為旅行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次上榜的內蒙古“新玩法”中,特色住宿在前十中占據三席。
靈活舒適的自駕歷來是人們游覽內蒙古的首選交通方式,自駕相關玩法以17%的占比在內蒙古“新玩法”榜單上位居次席。近年來當地政府不斷推進公路網與旅游景區的銜接,目前內蒙古303個3A級以上景區均實現公路連通,讓自駕游客能夠在內蒙古“暢行無阻”。
在內蒙古“新玩法”TOP100榜單上,當地文化以22%的占比拔得頭籌。更具體驗感、參與感的文化類玩法是年輕一代旅行者更為關注的目標。親自動手制作傳統手工藝品,住進蒙古包的同時和牧民學習如何剪馬鬃、打馬印,走進世界知名的奶制品工廠了解現代科技加持下的現代乳品工業,這些文化衍生出的,更具互動性的“新玩法”讓游客深入了解內蒙古文化的同時,能夠留下了更深刻的旅行回憶。
90后、00后占比43%,對體驗和品質的追求增長顯著
報告顯示,00后與90后在內蒙古游客中的占比高達43%,“玩法“和“體驗”是他們旅游出行的第一訴求。80后作為親子客群的主要構成部分,以41%的占比緊隨其后。游客對于體驗和品質的要求日益提升,人均消費區間在2000至5000的游客占比最多,達31.6%,人均消費區間在5000至10000的人群占比也多達18.8%。私家團、定制游、康養主題游、野奢露營等高端業態的興起對人均消費提升同樣功不可沒。
以京津為主的北方地區是內蒙古的主要客源地,北京以52.1%的占比穩居榜首。值得關注的是,南方城市游客對大草原的熱情并沒有被距離所影響,上海、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杭州六大南方城市位列赴內蒙古旅行客源城市前十,抵達內蒙古后再租車自駕,或參與當地游小團是他們游覽內蒙古的主要方式。
新玩法不僅豐富了游客在內蒙古的旅行體驗,也為當地旅游業帶來了全新活力。作為國內最大的旅游社區,馬蜂窩自去年起和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推出“內蒙古指路人”及官方玩法踩線團,持續挖掘目的地新玩法,并對相關資源進行包裝和全新演繹,成功吸引了各個圈層客群的目光,讓更多人打破固有印象,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內蒙古。有內蒙古旅行計劃的游客,還可以通過馬蜂窩“AI行程規劃”快速匹配到最符合自己偏好的內蒙古新玩法,量身定制深度個性化的線路攻略,輕松搞定獨屬于自己的內蒙古之旅。